8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学会一个受益终身

作者:樊登读书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你知道吗?每天,一个人从早到晚,至少要做个抉择。

你可能会对如此庞大的数量感到惊讶,那是因为其中的90%,都是我们凭着惯性,在“无意识”中完成的。

而强大的惯性背后,其实是由我们的心态决定的。

因此,美国思维教授赖安.戈特弗雷森在《心态》这本书中说到:

“心态是我们心理能量的过滤器,是一个人工作、生活、看世界的心理基础。”

人的一生,都是在为心态买单。而驾驭心态的前提,是参透内在的规律。

今天,与大家分享8个心理学效应。愿你能从中学会识别自己的心态,不被惯性左右人生。

鳄鱼效应,

真正拖垮你的事沉没成本

如果你不小心被一只鳄鱼咬住了脚,你会怎么办?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地想用手去把脚拨出来。

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不但脚保不住,连手也会连带着被鳄鱼吞下去。

时间拖的越久,最终被咬住的部位就越多。

这就是鳄鱼效应,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情景——越坚持,越被坑。

小到点了份外卖,明知有质量问题,勉强吃下去,却闹了肚子;

在寒风中等公交,抱着再一会儿车就来了的心态,结果被冻感冒。

大到投资某个项目,发现不靠谱后,硬着头皮加仓,赔得血本无归;

投身某份工作,察觉并不合适自己后,继续勉强,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错失了其他机会;

进入一段糟糕的婚姻,每天争吵不停,连累了孩子,自己也身心俱疲。

生活中的这些瞬间,都伴随着我们看不到的“鳄鱼”。

而真正拖垮我们的并非“鳄鱼”,而是舍不掉的那只“脚”,放不下那颗“不甘的心“。

经济学上有个对应的概念,叫“沉没成本”,指那些已经付出、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精力等投入。

其实懂得及时止损,不是放弃,而是一种保护机制。

放下“沉没成本”,才有重拾一切的可能。

鸟笼效应

为生活做减法

才能为生命做加法

一次哈佛教授詹姆斯同好友卡尔森打赌,说自己能让他在短时间内养一只鸟。

完全不想养鸟的卡尔森听后,不以为然。

但很快,詹姆斯送给卡尔森一个精美的鸟笼,事情开始因为这个鸟笼发生转变。

此后,每次有客人到卡尔森家做客,看到鸟笼,都会问他:“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在一遍遍的解释之后,卡尔森不堪其扰,只好买了一只鸟。

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效应“鸟笼效应”——

当外在的空间,和内心的精力,被杂物和杂事所占据,我们就会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反观日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无处不在。

柜子里积灰的衣物,让人看着为难又闹心;

在理发店充值办卡,刚走出店门就开始后悔;

为了凑单而买的,多半是无用的东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rq/101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