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多样性遍地开花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m.39.net/disease/a_5962486.html

地处江淮丘陵地区的滁州市南谯区,西部江淮分水岭脊生态脆弱,南部和中部石灰岩高丘岩石裸露,东部平原物种稀少,据文献资料记载,建国初期森林面积4.5万亩,覆盖率仅有2.6%。通过多年聚焦痛点、把握重点、攻克难点,科学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和提升“三大”工程,目前全区森林面积增加到71.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6%,乔灌木树种增加到余种,可谓“山清水秀、物种丰富”,走出了一条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特色之路。

聚焦岭脊生态治理,让江淮分水岭“绿起来”

江淮分水岭冈峦起伏、干旱贫瘠,是生态最为脆弱区,以前植被稀少,到处是荒山秃岭。首先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大力营造黑松、马尾松等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使荒山秃岭“绿起来”。二是实施天然次生林保护工程。红琊山林场年对红琊山主峰进行封山育林,原来仅有黄檀、山槐、棠梨、化香、绣线菊等20余种乔灌木,目前增加了朴树、黄连木、三角枫、榔榆、树莓、野鸦椿等余种,成为省级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亮点。实施特色树种示范工程。在章广镇规划实施万亩枫树产业基地,引进三角枫、五角枫、茶条槭等乡土树种,以及美国红枫、黄金枫、日本红枫等彩叶枫树30余种,形成以枫树为主题的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

聚焦石山生态修复,让石灰岩山区“美起来”

中南部的琅琊山余脉山势陡峭,土层浅薄,岩石裸露,被誉为造林不可及地区。首先实施石质荒山绿化工程,对滁州近郊的西涧亩国有石灰岩山地牧场进行绿化造林,营造侧柏、黄连木、构树等石灰岩山地先锋树种,让石山变“青山”。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工程。对岩石裸露占比较高的山地,通过“见缝插绿”营造侧柏、湿地松等常绿针叶树种,再进行封山禁牧,逐步增加黄连木、构树、一叶荻等原生植被覆盖度和种群数量,加上鸟类和野生动物传播,有效促进苦楝、乌桕、朴树等乔灌木树种“飞籽成林”。实施疏林地封山育林工程。对零星分布有少量乡土树种的疏林地,封禁保护现有的黄连木、朴树、榔榆、构树、乌桕等高大乔木树种,为“天然下种”提供物种基础,形成多树种异龄结构复层林。

聚焦平原绿化提升,让东部地区“靓起来”

东部平原水网沃野千里,经济发达,但最初绿化覆盖率基本都在5%以下,是绿化水平最薄弱的地区。为此,首先实施农田林网工程,对大面积农业种植区的沟渠路做到应绿尽绿,种植水杉、杨树,以及紫薇、高杆冬青、红叶石楠等矮干树种,有效提升农田防护水平。实施公园绿地工程。通过微地形改造和湿地治理,打造双洪公园、皇庆湖、清流河公园、花博园等大中型森林(湿地)公园,异地保存乡土树种,引进优良的景观树种,做到“无中生有”,仅双洪公园就由原先的杨树、柳树、刺槐等几个树种增加到朴树、榉树、麻栎等余种,难得一见的盐肤木、爬山虎、络石、野葡萄和一叶荻都是通过“顺风车”走进了平原。大力实施苗木产业工程。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苗木产业提供了平台,滁河苗木产业带就有雪松、广玉兰、黄山栾树、榉树、桂花等园林绿化树种80余种,3万多亩苗木产业基地,成为平原地区树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成果和滁河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zp/11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