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龟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鳄龟(Chelydraserpentina)又名蛇龟、肉龟、鳄鱼龟、小鳄龟,原产于北美洲及中美洲,分类上隶属于龟鳖目、鳄龟科、鳄龟属,是水栖龟类,具有生长快、体型大、含肉率高、味道鲜美等优点,受到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我国于年开始从美国引进试养,很快在全国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人工繁殖方面,和我国本土龟类比较,鳄龟性成熟早、产卵多、精率高。但如果不掌握鳄龟的生物学特性,按本地淡水水栖龟类的繁殖技术进行鳄龟的人工繁殖收效不大,主要表现在性成熟迟缓,养殖5年以上仍未产卵,或产卵率低、产卵少、产软壳卵、受精率低等,人工繁殖技术问题制约了鳄龟养殖业的发展。为此广西水产研究所于年开始选育亲龟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就亲龟挑选、亲龟放养、食物及投喂、水位调控、收卵孵化等技术环节进行探讨,经过几年的研究,人工繁殖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鳄龟的人工繁殖技术要点阐述如下。

1.亲龟挑选

1.1 来源一般来讲,龟类的亲本可以从野生龟和养殖龟中挑选。但是,野生鳄龟野性太大,生性较为凶猛,已习惯在大范围的环境中生活,进入人工设置的养殖池内很难适应而不产卵或产卵率低,驯化养殖需较长时间。而室内小水体养殖的个体,光照少,活动少,性腺发育迟缓;同时,由于活动空间小,鳄龟活动少,四肢不能得到充分发育,攀爬能力差,影响交配能力,种质达不到亲龟的要求。因此,鳄龟的亲本应从进行仿生态养殖的成龟中挑选。在仿生态养殖条件下,光照充足,鳄龟活动空间大,性腺发育好,同时,根据鳄龟是肉食性品种的特点,以鲜活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满足鳄龟发育成熟的营养需要。实践证明,从仿生态养殖的个体中挑选的亲龟性腺发育好,适应力强,容易驯化。经强化培育后,亲龟性腺成熟好,产卵多,受精率高。

1.2 年龄

根据观察,雄龟1冬龄即有追逐、攀爬雌性的行为但尚未具备交配能力,2冬龄个体达2kg以上性腺才能发育成熟。但是,2冬龄雌龟性成熟程度差,怀卵量少。经解剖比较,相同重量下,3冬龄以上的雌龟怀卵量比2冬龄的多30%以上。在广西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养殖,2冬龄并达2kg以上的个体大部分达性成熟并能进行交配,次年即3冬龄时即能产卵,俗称“试产”。但是,刚“试产”的龟,所产的卵个体小、质量差,受精率低,达到4冬龄时亲龟的成熟度好,怀卵量多、卵粒大、受精率高,卵的质量好,孵化率高。因此,挑选亲龟应在3冬龄以上,以4~5冬龄为好。

1.3 规格雌龟体重3·0kg以上,雄龟2·5kg以上,以5~7kg为佳。根据遗传特性,个体大的亲本其后代品质相对较好。虽然2冬龄以上、个体达2kg时可达性成熟,但研究发现,个体大的比个体小的怀卵量大、产卵多。因此,挑选亲龟时应按照个体大优先的原则,同一批龟中应挑选个体大的为好。同时,同一个养殖池要求放养规格基本相同,如果雄龟过大,交配时容易造成雌龟受伤,导致成活率下降,雄龟过小,难于交配,受精率低。因此,应把不同规格的个体分别放养,实行分级养殖,大的雄龟配大的雌龟,小的雄龟配小的雌龟,雌雄个体的重量一般相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30%为宜。

1.4 成熟度由于饲养条件、饲养方式及养殖水平的差异,有的鳄龟养殖2年已达性成熟,而有的养殖5年以上还未达性成熟。因此,在亲龟挑选时应挑选成熟度好的个体,成熟好的亲龟特点为雄性个体尾基部粗大、饱满,生殖孔开阔,适当压迫前肢进行刺激时可见生殖器伸出,吻端有抓咬、攀爬雌龟时留下的痕迹。雌性个体特点为身体较厚,泄殖孔宽大,头部、颈部背面有被雄龟抓咬的伤痕。

1.5 饱满度体形匀称,肥瘦适中,过肥的亲龟含肉率高、脂肪太多,性腺发育差,怀卵少。同时,由于体态臃肿,对交配不利,影响受精率。太瘦的个体营养不良,体质差,性腺发育差;或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抑或已经患病多时。1.6 雌雄比例鳄龟是凶猛的肉食性龟类,在摄食时互相争食,有同类互斗、攻击接近者的习性,特别是雄龟,交配季节性情尤为凶猛,为了争夺配偶和领地时常发生争斗。为防止交配时个体间的干扰,减少斗咬,雄龟不能太多,实践表明,雌雄比例2∶1时效果最佳。此外,雌雄应分别从不同的养殖群体中选育,避免近亲繁殖。

2 亲龟放养2.1 亲龟池2.1.1形状及设施以长方形为好。可用水泥池或土池,土池以泥沙底为好,泥沙厚0·2~0·3m,便于亲龟潜伏和冬眠。池中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池中分为深水区、浅水区和陆地,浅水区有斜坡连接产卵场,斜坡坡度20°~30°;池内设置饵料台和晒背台。如在室内建池,要有采光、通气装置,或开有透光、透气天窗,保证光照充足和空气流通。2.1.2 面积鳄龟是一种大型龟类,个体大,性成熟个体多在3kg以上,人工养殖3年以上多在5kg左右,大的个体甚至10kg以上,因此,亲龟池的面积要大,以保证空间便于活动,协调身体生长,促进性腺发育。同时鳄龟性情凶猛,交配季节更加明显,尤其是雄性个体,为了争夺配偶互相斗咬,有的在交配时被其它个体围聚干扰,甚至发生雄性个体被咬断生殖器的现象。所以,亲龟池的面积应大于20m2,以~0m2为佳,根据规模而定。2.1.3 产卵场产卵场在亲龟池浅水区一端、离水面0.2m以上、长年不被水淹没到的高处建造。由于鳄龟的个体较大,产卵场至少宽0.6m以上,并铺上0.3m左右的细沙。整个产卵场长度、面积视亲龟数量而定,平均10只龟配备1m2的沙坪。亲龟有集群产卵的习性,喜欢在角落及有隐蔽物遮挡的地方产卵,因此应在产卵场种植庇荫植物,或设置隐蔽物遮挡。2.2 放养密度同一培育池的亲龟应同时入池,使其同时面临新环境,放养密度0·2只/m2~0·4只/m2,重量在2kg/m2左右为宜,不能太密或过稀。太密,个体间打斗;太稀,有违鳄龟群居的习性,影响摄食和生长,并造成饵料的浪费。

3 食物及投喂

3.1 食物鳄龟是肉食性品种,投喂时应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人工配合饲料为辅。养殖表明,鲤鱼、鲢鳙鱼、鲮鱼和一些小型野杂鱼等都比较适口,几种鱼轮换投喂。亲龟配合饲料也要2~3种交替投喂,保证营养全面,避免因单一饲料配方造成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在9~11月(秋后)、3月(产前)、4~5月(产卵期培育),在配合饲料中添加3%骨粉,补充钙质,并适当添加龟鳖专用多维、维生素E胶囊等,促进亲龟性腺发育与成熟,防止软壳卵、花壳卵,提高受精率及产卵率。3.2 投喂每天投喂1次,按照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投喂。与本地龟类比较,鳄龟比较耐低温,冬眠期短,活动、开食较早,产卵季节也较早,因此产前培育要早。3月初,当水温回升到22℃时亲龟即开始摄食,此时要及时投喂,根据摄食情况,投喂鲜活、适口饵料,保证亲龟吃好。此外,要多处设置投食点。鳄龟生性凶猛,有争食的习性,过多的个体围聚一处摄食容易相互咬伤。根据数量,每30只龟设置1个饲料台,保证多数个体能吃饱。投喂时,浮水性饲料直接投喂于水面上;鱼、禽畜内脏等动物性饲料用绳子串好后固定于饲料台的水下,也可切成小块或搅成肉糜后投喂,或和添加维生素、骨粉的配合饲料拌和,加水制成团块后分成小块多点、均匀投到饲料台上。

4 水位调控鳄龟是水栖龟类,交配行为在水中进行,由于其个体大,应保持较深水位,并分有深、浅水区,深水处水深0·7m,浅水处水深0·2m,为不同大小的个体创造不同水深范围,方便其摄食、活动、交配等。亲龟池应有一定的斜坡,从深水区出水口处往产卵场倾斜。秋后是亲龟性腺发育和交配的季节,应勤换水、多换水,通过升降水位,促进亲龟性腺发育及交配;冬眠期不宜惊动故不换水;产卵期少惊动用长流水保持水位恒定;产卵后的夏季培育加深水位,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其余时间要勤换水、多换水。经常加注新水,刺激亲龟发情、交配;并尽量保持微流水,保证水质清爽,促进亲龟性腺发育。5 收卵孵化5.1 龟卵的收集在广西,亲龟3月底、4月初即开始产卵,一般于5月结束。产卵季节,产卵场应遮盖好,防止淋雨。由于亲龟的产卵期很短,产卵比较密集,尤其喜欢集中在产卵场的角落产卵,因此,一般2~3d全面翻沙收卵一次。亲龟多于晚上产卵,黎明前产卵结束,应在17:00~18:00收集龟卵。收卵时,轻轻拔开沙土,小心取出龟卵,放在垫有湿润海绵或细沙的托盆中,盖上海绵或细沙保湿,尽快运回孵化房孵化。收卵结束,应翻松、整平产卵沙池,便于其它亲龟产卵。5.2 龟卵的孵化如果常温孵化,由于昼夜温差变化大,孵化温度不稳定,影响龟卵的孵化效果;同时,由于常温下温度较低,孵化时间较长,导致孵化率降低。因此,应该利用控温设施,控制室内温度在28℃~32℃、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恒温孵化。研究表明,恒温孵化可以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率。孵化时,孵化箱内先铺上3~px的细沙,把受精卵的动物极(白点区)朝上,间隔2~75px平放在沙上,再盖上px左右的细沙,贴好标签,注明日期、数量。5.3 日常管理定时喷水、保持孵化沙的湿度,满足孵化的湿度要求。定期晒沙,防止霉变,由于鳄龟的孵化期处于4~5月的潮湿季节,龟卵的孵化时间较长(孵化积温约为℃·h),要60~65d稚龟才破壳而出,孵化箱内的细沙容易发霉,因此孵化沙要定期翻晒,每周一次、于晴天的上午把孵化箱搬到室外晒太阳1h。同时,15~20d翻沙检查一次,剔除粘沙的废卵,以免发育停止的废卵发霉,影响周围其它龟卵的正常孵化。此外,要经常检查各种防护设施,防止鼠、蛇、猫、蚂蚁等动物进入孵化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rq/69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