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千园之城黔灵山公园,凭啥是全

开篇语:依托环城林带、自然山体、城市湿地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贵阳已建成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等个,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千园之城”已成为“爽爽贵阳”的一张响亮名片。“千园之城”,每一个公园都是一个生态小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水域、湿地、山体、河道、动植物等。本系列报道聚焦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黔灵山公园、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观山湖公园、森林公园、花溪公园、十里河滩公园、鹿冲关公园、河滨公园、泉湖公园等10个公园。其中,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因生态资源丰富被称为“生态博物馆”;4A级景区黔灵山公园是全国第一个位于市中心的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被誉为“黔南第一山”;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贵阳市区的绿色生态走廊,被誉为“贵阳城市之肾”……报道以生态为切入点介绍公园特色,比如水域面积、湿地面积、山体面积、动(植)物数量等,展示“千园之城”生态之美。位于贵阳市一环边上的黔灵山公园,是贵阳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公园,也是很多外省游客到贵阳旅游的打卡地之一。黔灵山公园管理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88%。截至目前,仍是国内最大的市区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黔灵山还被誉为“黔南第一山”。公园一角。金秋时节,黔灵山公园呈现出一片五彩斑斓的景象,去黔灵山赏秋、观猴、看熊猫,是贵阳市民的不二选择。据公园管理处综合协调部主任张砚介绍,黔灵山公园是黔中地区植被保存较好的少数地区之一。黔灵山主要有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共计科、属、种,其种数约占全省植物总数的8.17%,其中较大的科是蔷薇科(29种),菊科(25种)等。其中,属于中国特有分布类型的有8种,即银杏属、杉木属、水杉属、腊梅属、半枫荷属、喜树属、珙桐属、大包芹属。黔灵山公园的植物有“三宝”,即半枫荷、岩生红豆和黔灵冬青,都是珍贵稀有植物。半枫荷为金缕梅科半枫荷属。我国稀有树种,现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植物。公园内现有一株,生长在海拔米的地方,树高约18米树径60厘米,已有多年树龄,是全省已发现的最大一棵,是“贵阳十大珍稀植物”之一。黔灵山公园内的半枫荷。公园管理处供图弘福寺周围有22株岩生红豆树,最大一株胸径30.5厘米,同样是“贵阳十大珍稀植物”之一。岩生红豆为豆科红豆属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贵州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名录。黔灵山公园里的红豆。公园管理处供图黔灵冬青。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是贵阳特有的树种,常绿乔木。黔灵冬青在公园里随处可见,可谓漫山遍野。它们对二氧化硫和臭氧等有毒气体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可用作行道树和园林造景,黔灵冬青也是“贵阳十大珍稀植物”之一。黔灵山公园内的黔灵冬青。公园管理处供图另据公园管理处统计,公园内目前有树龄较大的树木30棵,多是枫香树,其他则是3棵樟树、1棵银杏树,全部分布于弘福寺周边。这些大树目前都没有相关部门的挂牌,具体树龄未知。弘福寺附近有多株大树。据不完全统计,黔灵山公园有野生猕猴近只,这也是黔灵山公园闻名全国、吸引游客的一个特色和亮点。但是,猕猴数量已经超出公园承载范围,而且猕猴生性顽劣,时不时因抢夺游客的食物咬伤抓伤游客,让公园非常头疼,为此成立了一个综合协调部解决游客被猕猴抓伤咬伤的问题。在猴群出没的地方,公园管理处用文字标识和语言劝导游客安全观猴,一定要与猕猴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也不要逗打猕猴。管理人员介绍,猕猴喜欢攀爬树木,其生活区域的树木遭受破坏较为严重,公园不得不在某些区域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人与猴在这里如何和谐相处,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游客在黔灵山公园观猴。除此之外,黔灵山公园还是鸟类天堂。据统计,这里有鸟类种,隶属11目35科,有留鸟63种,夏候鸟17种,冬候鸟16种,旅鸟10种。从区系从属来看,有东洋种52种,古北种20种,广布种30种。在黔灵山公园发现的红嘴相思鸟。黔灵山公园里的动物园也是一大特色。据介绍,年9月公园完成动物园提升改造,新建两栖爬行馆、小兽区、猛兽区、百鸟园、灵长类动物区、食草动物区,园区面积由原来的40亩扩大到60亩,动物品种由原来的43种头(只),增加到72种余头(只)。改造后,解决原址面积狭小和展示野生动物多样性的矛盾,从整体上体现贵州地方动物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年公园引进“星宝”和“海浜”两只雄性大熊猫,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也提高市民获得感,更是弥补了贵阳城市动物园此前多年没有大熊猫的缺憾。熊猫馆内熊猫星宝在吃竹子。在水域方面,记者了解到,黔灵山公园内的黔灵湖、七星潭等大大小小各种水体加起来总面积约18.8公顷,这是一个较大的面积。黔灵山上吹吹风,黔灵湖边看看水,很多游客表示,在这里旅游感觉很惬意。黔灵湖。张砚介绍,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黔灵湖水体一度恶化为劣五类,经过这些年来的治理,目前已经达到了景观三类,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也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好评。“每天入园游客少则3万人次,多则7万人次,这么多的客流量。还有数量庞大的猕猴群,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都在考验我们的生态保护。通过我们管控和修复等各种努力,这么多年来,公园的森林覆盖率并没有降低,始终给广大游客呈现一个山清水秀的旅游环境。”张砚说。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黔灵山公园年入选为中国名园,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编辑王瑶二审王远柏三审谢巍娥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rq/114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