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先师遗志,矢志植绿报国南林师生举办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169886.html
岁次癸卯,时序清明,南京林业大学组织干部师生以花篮雅乐之仪致祭学校先贤,共同追思和缅怀先辈的功勋与业绩、才略与风范,激励新时代南林人不忘初心、传承先绪,投身植绿报国新征程。微雨落清明,万物承恩泽。梁希广场上草木繁盛,先生铜像被笼罩在一片春意深深中。化学工程学院师生怀着崇敬之情来到先师铜像前,拂去扬尘、鞠躬默哀。曾几何时,面对山河凋敝、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梁希先生奋敲林钟、开启民智,发出了“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号召。今天,先生的后人——南林学子们在铜像前再次大声诵读《林钟》,“林人们,提起精神来,鼓起勇气来,挺起胸膛来,举起手,拿起锤子来,打钟!打林钟!”慷慨激昂的话语是新一代林人的庄严承诺,更是他们长期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追随梁希先生的脚步,为实现‘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的美丽中国愿景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化工院林产化工专业大一学生黄昱钦说。同天,林学院团工委干部、部分学生骨干也冒雨拜谒了老校长郑万钧先生像。在一片高大秀颀的水杉树掩映下,先生的目光永远笼罩着这所园子,而园子里的学子一代代仰望先生之伟业,传承先生之精神。水杉作为孑遗植物,是生命力的标志;而水杉发现的集体努力过程,则是以郑万钧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严谨求真、团结协作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活动中,学生代表分享了郑万钧的生平事迹、科教成果、情怀担当和精神品质,清扫先师雕像,并敬献鲜花、默哀追思。“我们是水杉精神的直接受益者,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林人’,更应该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兴林人’。”林学院林学专业大一学生伙丁仪说。“开展清明祭扫活动是做好四史教育、感恩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华光表示,通过这种庄严的礼仪去传承先贤精神与品格,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先贤们的故事和精神,更好地将思想共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和学习成效。通讯员方彦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校对盛媛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pj/12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