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杉树是如何被发现的

仲夏时节,齐岳山一片青绿。在湖北利川市,散落于山间、水边、田边的古水杉也已“苏醒”,绿叶像羽毛般舒展开来,亭亭如盖。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水杉之乡”的县级市,现有挂牌确认岁以上的古水杉多棵,古水杉群落有几百个。位于该市西北部30多公里的谋道镇磨刀溪村,存在已发现的最老水杉树——被国家标号为“”的“水杉模式标本树”。这棵树树龄多年,高35米,胸径达2.4米。它的发现打破了水杉灭绝的说法,被称为“20世纪植物学的重大发现”。水杉是孑遗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受冰川活动影响,水杉曾大量消亡。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水杉已经灭绝,只能在化石中找到它们的痕迹。年,植物学家干铎从湖北去往四川,途经万县磨刀溪(现利川市谋道镇南浦社区)时,这棵被当地人称为“水杪”的大树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后,他委托时任万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教务处主任的杨龙兴前往磨刀溪采集标本。两年后,植物学家王战由重庆乘船前往恩施出差时路过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在与杨龙兴聊天时了解到,磨刀溪有一棵奇特的树。王战立即登岸,走了3天到达磨刀溪,找到这棵树并采集了样本,样本标号为“王战号”。回到重庆后,王战初步认定这棵树为水松。又过了两年,林学家吴中伦去王战所在的单位鉴定标本,王战取出从磨刀溪采集的“王战号”标本与吴中伦讨论,两人都难以定夺。于是,吴中伦将标本转交给植物学家郑万钧鉴定。郑万钧拿到标本后,认为这是新物种,而非王战认为的水松。年,郑万钧派自己的研究生前往磨刀溪采集标本,并将标本寄给了正在北平任教的植物学家胡先骕。胡先骕很快将寄来的标本鉴定为水杉,并在《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发表了首篇发现水杉的报道。年8月底,郑万钧派助教华敬灿去磨刀溪采集水杉的种子。华敬灿在磨刀溪采得标本后,又在当地老百姓的引导下,在水杉坝一带发现了大量古水杉群落。年5月15日,胡先骕和郑万钧共同撰写的《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发表,正式向世界宣布我国水杉的存在。此后,水杉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国际植物学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pj/12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