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扰民成新城市病,3个月5000多
家住静安区愚园路弄92号5楼的邱阿姨今年70多了,眼瞅着这两天降温,她又开始烦恼了。“人老了,冬天就喜欢在家晒晒太阳,但窗前那棵香樟树把天空挡得严严实实。”静安区延安中路弄小区大树“遮天蔽日”居民不堪其扰新民晚报记者季晟祯摄(下同)在居民区中,因为树木而造成的采光、通风以及落叶堵塞屋顶天沟等问题,绿化部门将其定义为“大树扰民”。记者从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近三个月来,就有超过条来电反映“大树扰民”问题。几乎所有通过热线反映问题的市民,都希望大幅修剪,不少甚至直接提出砍伐或换植的意愿。在“爱绿护绿”意识极强的上海,如果不是记者逐条翻阅,也是有些难以置信的。见缝插绿种下隐患带着疑惑,记者走访了本市相关的绿化管理部门,厘清了最近几年集中爆发“大树扰民”的缘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为了提升城市的绿化率,提出在中心城区高密度建筑间“见缝插绿”的绿化思路。老式里弄、新式新村,各个角角落落都种下了小树。但囿于当时对城市绿化的科研水平、经费等各方面的限制,生长迅速、吸附废气能力强的香樟、水杉被广泛种植。而经过十多年的生长,这些当年的小树苗都已长成数十米的参天大树,扰民现象因此集中爆发。香樟作为四季常青的不落叶乔木,其生长能力可在十多年里就形成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愚园路的邱阿姨至今清晰记得,年她搬家到愚园路后不久,小区里种下了那棵香樟。6年前,当年的小树苗已经开始遮挡住5楼她家的阳光了。而另一树种水杉一旦长高后,每年掉落的针状树叶,往往就成为老式里弄堵塞屋顶天沟的“罪魁祸首”。南汇路10弄的35位居民由于屡受其害,在今年夏天也曾联名写信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疯长大树想剪不易延安中路弄内一棵香樟树对周边居民的采光造成影响,希望修剪。经居民反映,南京西路街道派人核实后情况属实。但是面对高达5层楼的香樟树,小区物业也无能为力,只有请专业绿化公司开吊车来缩减,以达到控制树冠的目的。吊车一动,整个费用就飙升到元,其中元需要从小区业委会公益性收入内支出。这笔费用能否得到超过半数以上小区业主的同意?还未可知,目前正逢业委会主任提出辞职,此事也只能暂时搁置。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的董伟璧告诉记者,居民区内的树木产权,大都归属全体业主。对大树缩减,总体费用相对还较低,而他在工作中还经常遇到居民要求移植、换种树木的,经过勘察、审批,也是合理合规,但每棵树至少都需要元至1元左右。“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居民的意见往往就会形成两派,最终导致不了了之。”修三棵树惹一堆投诉除了经济上的考量,“被挡住的阳光”和“散步时的树荫”“良好的绿化环境”也成为居民利益诉求的不同出发点,“大树扰民”问题往往因此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记者在武宁南路的达安花园了解到,由于小区树木过于茂盛,影响到不少低楼层居民的采光,同时也不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该小区的专业绿化养护公司依规向绿化管理部门提出修剪申请。绿化管理部门审批后批复同意,不过审慎地提出先以三棵树进行试剪。三棵树试剪还未完工,以为自己做了件利民好事的小区物业就被居民投诉给淹没了。“树荫变稀了”“大树好好的,修剪浪费钱”各种投诉最终迫使修剪叫停。尽管成因诸多,但“大树扰民”的城市病成了部分市民生活中的“痛点”,却是不争的事实。久拖无解之下,有居民以私自毁绿的方式来解决。浦东清水苑小区一居民因家中采光受到影响,竟用锯子锯断5棵香樟。该居民的毁绿行为被迅速批评、处罚。但面对如许“扰民”的大树,物业、街道、绿化管理部门是否能拿出更多办法来及时预防、治理呢?
上一篇文章: 梁辉水库红杉林燕窝古道金冠古村,美丽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pj/1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