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棵水杉20年的橘子树都留下来了,东

「本文来源:长江日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日讯“32棵参天水杉、20年的橘子树都留下来了,房前屋后也有了新变化,我们很满意!”趁着暖阳,家住一楼的77岁老人苏连荣,趴在窗台上和记者谈起了自家小区的“变与不变”。苏连荣所居住的东西湖区吴家山街吴北路5号,是一栋建成投用至今已40年的3层居民楼,当年是区委党校的家属楼。随着城市发展,周围建起了幢幢高楼,这栋3层楼如今位于吴家山派出所大院内,住着11户人家。虽然紧邻城市主干道临空港大道,但这栋居民楼“藏”在了高层住宅楼群里,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栋老旧楼。“不能因为是单栋楼小区就不维修改造,更不能说藏在深巷里的老楼就不用改造,越是这类老年人居多的老旧小区越要升级改造。”东西湖区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专班负责人介绍,该局今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着力把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据介绍,东西湖区今年共计推进3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涉及房屋栋,惠及居民户,其中吴家山街本次改造额头湾、恒春里、开屏里、文家湾、梦佳、田园、怡景7个社区的29个小区。施工单位中建八局项目现场负责人熊枫直言,29个小区中,改造施工属这栋3层楼最为困难。施工前先逐门入户收集居民意见建议,随后拿出具体施工方案再上门与居民商量,确定改造方案。“首先要解决房顶漏水问题,同时要彻底清除屋后的臭水沟,可复杂的地理位置导致大型机械设备不能靠近,所有的材料都是人工搬运进来的。”吴北路5号三层楼屋后改造时留下了32棵水杉树并新修建文体广场。长江日报记者刘志成摄熊枫介绍,3层楼与园艺小区高层住宅仅一面院墙之隔,而臭水沟又处于两楼之间,且有32棵近50年树龄的水杉树立于此,施工难度极大。破口院墙搬运工具材料,工人们用铁锹一锹一锹挖“走”了脏乱臭水沟,重新平整地面铺设透水砖,变成了“大树底下的文体广场”。“得到两边居民的大力支持是我们施工的最大动力,接下来屋后还将安装一批休闲桌椅和健身器材。” 熊枫说,施工时将整个屋顶瓦片及檩条拆除,重新处理了屋顶基层并铺装卷材防水,后续将安装型钢龙骨及树脂瓦面,解决屋顶渗水问题。“保留了房前那棵20年的橘树,还新修了5个小花坛,屋后没了臭水沟有了小广场,施工不到20天就看到了新变化。”苏连荣对屋顶新修的防水设施也赞不绝口,没想到住了40年的房子也能得到维修。据了解,东西湖区年(含)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个,计划5年内改造个。今年改造的吴家山街、长青街、将军路街等街道的36个小区,目前已完工20个,按照进度将于春节前全部完工。(长江日报记者刘志成蔡欣星通讯员叶宗云徐卉婷金齐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ne/128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