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乡村小学那段温暖的岁月雪绒花原创
回忆那段温暖的岁月文/似水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自己越来越留恋过去,越来越喜欢怀旧了。其实,生命中值得怀念的东西真的太多,孩童时的发小、昔日的同学、童年时快乐的时光、故去的亲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大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任由自己的思绪泛滥,将那些已经泛黄的往事在心里一遍遍地读了又读,像电影一样在心底一遍遍回放。94年我师范毕业,被分到一所乡村小学。去报到那天,虽然心里早已做好了所有关于乡村学校的思想准备,但第一次进学校,我还是傻眼了。从去村子的小公路到学校要走近两里多的乡间土路,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白得耀眼,小路上的浮土很厚,不时灌进鞋里。学校坐落在村子最后面,紧挨着学校的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深深的玉米田。学校的大门是铁皮做的,进入学校,是一条稍微宽些的土路,算是学校的主干道。主干道两边的木槿花倒是开得正旺,她们晃动着一张张淳朴而灿烂的笑脸,像是在欢迎我这个新人加入。我边走边四下张望,这个乡村学校很小,只有三排房屋,每排两口教室。我算了算,加上办公室也就六口教室。走到第二排房屋处,我看到三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清理房前的杂物。他们看到我,热情地问我是不是新来的老师,然后带着我在这个小小的学校里转了一圈,介绍了各个班级的教室。然后校长搓着手说:“咱们这个学校太小,老师少,学生也少,各项设施很不齐全。我们在上级领导那里了解了你的情况,你离家不算太远,但是也不算近。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你中午就在办公室做饭,休息,下午放学后回家。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多余的房子了,只是条件这么艰苦,感觉委屈你了。我们几个老师都是本村的,放学后都回家,就你自己在学校,要注意安全。”就这样,我成了这所只有6位老师,多位学生的学校的一员。学校安排我带三年级语文和其他一些科目并兼班主任工作。我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在这所小学安定下来。那时候,农村小学是三晌制。早晨早起就去学校,上一节晨读,然后上一节数学,放学回家吃早饭。吃过早饭急忙再去学校上三节课,中午放学回家。午饭后再去学校开始下午的两节课。这样,我每天天不亮就要骑上自行车奔波在学校的路上,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我从未迟到过。每天放学后,送走了最后一批学生,不大的校园这时却显得有些空旷,也变得异常安静。我也开始准备我的早餐和午餐,说是准备,其实只是草草做点,糊弄一下,填饱肚子而已。饭后的时间极其漫长,校园里没有一点声音,偶尔传来几声小鸟的叫声,却愈发显得静寂。我既感觉害怕,又感觉无聊透顶。因为害怕,所以也很难静下心来看书、工作。值得庆幸的是,学校有位丁老师,他每次很早就来到学校。丁老师是一位胖胖的男老师,当时觉得他很老,觉得他已经是一位老人了。现在想想,那时他还没有退休,也就是五十七八岁。他脸上总是带着笑意,说起话来很是幽默。那时,他可能看我很少炒菜,就经常从家里带些腌制的咸辣椒、咸黄瓜等小菜给我。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得跟我聊天。当时,农村学校老师基本家里都有农田要伺候,所以很多老师要一边忙着田地里的庄稼,一边忙于教学。放学后他们不是回家,而是急忙赶到田地,做那些还没忙完的农活,很是辛苦。当时我常想:丁老师可能仗着自己年龄大了,不想下地干活了,所以饭后没事就早早来到学校。后来和他聊起这事,他说:“家里地不多了,孩子都能干,我也就不干了。在家也没事,想到你一个女孩子自己在这里,怕你害怕,所以就每天早来会。”他轻描淡写地说着,还是平常的那种微笑,可我却只能背过脸去,偷偷地一下又一下擦去不断涌出的热泪。我觉得在我面前的这位老人不再是一位普通的同事,他更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像一位关心、爱护我的亲人!那段每天饭后有丁老师相伴的日子,我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而是静下心来或者批改学生作业,或者认真地阅读。和丁老师同事两年,他退休了,后来一年,我也调走了,此后一直没有再见到他。又过了几年,遇到我的一个同学,她认识丁老师。她告诉我,丁老师退休后每次见到她,都告诉她很想念我,想找我聊聊,可也一直没有相约。几年后,在县体育场的跑道上,我忽然看到前面一个胖胖老人的背影是那么熟悉,是丁老师!没错,就是他!我紧走几步,大声叫他,果然是他!他还是那么胖,那么爱笑。他问我的工作,问我的家庭、孩子,问我兄弟姐妹的近况。他仍然像十几年前那样,还是那么慈祥,那么亲切。想不到和丁老师那次相见,竟然是永别!没过多久,再见那位同学,就听说丁老师已经去世的消息。现在想起,我心中充满了那么多对他的感激,竟然没有对他说过一句感谢的话语。在那个学校工作的三年,我和那个校园,和校园里的一花一木,和那里的孩子,最重要的是那些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还有邬老师、刘老师,谢老师、王老师,刘校长,谢谢你们三年来对我无私的帮助和关怀,让我找到了家的温暖,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后来听说邬老师也因病去世……有时候,思念就像一杯老酒,越久越醇香。那次,我终于禁不住思念的诱惑,回到阔别多年的小学校,只是相见恨晚,已经人去楼空!由于乡村学校合并,那所小学早就没有了学生。我去的时候,学校的大门还在,依稀可以看到原来的校牌。走进校门,校园里已经破败不堪,几排教室有的已经倒塌,有的像一位垂暮的老人,衰败、萧条,已不再有当年的风采。只有办公室门前那两棵水杉树仍然郁郁葱葱。我走过去,发现它粗壮了好多。我抚摸着曾经摸过多少次的那棕色的树干,如今由于没有孩子的围抱,它变得不再光滑,像老人的手臂粗糙极了。树叉上,那个曾经声音多么清脆的铃铛也不见了。那两棵树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好像专门等候着我,欢迎我的到来,又像在守护着曾经的校园,述说着往日的欢乐!我在校园里不断徘徊,不断寻找……那一张张欢快、活泼的笑脸,那一张张苍老、古铜色的笑脸,那一句句关心的话语……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曾经看过一句话“想念一座城,是因为想念那里的一个人”。终于,我明白,这么多年来,那个小学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是因为想念那些如亲人般的同事。作者简介:似水流年,女,70后,江苏人。闲暇之余,喜欢抒发心中感怀。
上一篇文章: 国家级,青岛这个村庄有多美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bj/1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