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沱江边干啥啥不行的鸡肋消落带,这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00:44

四川在线记者文/王成栋邵明亮图片/视频华小峰

“这里以前都是一滩烂泥。”11月17日8时30分,资阳市民周华风正在和老友们正在蜀人原乡文化广场晨练。顺着广场往前不到三百米,沱江水流缓缓漂向下游。广场和沱江水域之间的消落带,一条绿地延伸向远处。

广场不远处的沱江大桥桥墩上“新鲜”的水文标尺提示:这个夏天,沱江干流遭遇了超强洪峰。但在消落带上,植物的生命力为何这么顽强?

消落带,是指河流、湖泊和水库水位涨落间的区域。由于旱湿不定,一般而言,消落带所处的区域内,很难有植物长期生存。但是在资阳雁江区的城东新区这段沱江干流边上,当地利用生态堤防,成功利用了消落带。

一块旱涝交替的“鸡肋地”

地处新旧城区交界处,但沿江消落带却找不到用途

“这里是沱江中游,地势比较缓。加上干流左岸(在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会侵蚀右岸,在左岸形成泥沙堆积),河滩等消落带的面积比较大。”资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吴登育说,眼前的消落带宽三百米左右,绵延分布在整个雁江区。

过去,这块消落地长时间无人问津。资阳雁江区雁江镇周祠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多年,为了利用这些消落带,当地每少想办法。但无一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当地始终无法克服旱涝交替和水质两道坎。

“以前搞过菜园、鱼塘,都没成。只能长几把芦苇。”雁江区雁江镇周祠社区居民周良介绍,沱江干流流量季节、年际差异极大,涉农产业很难抗住其中的风险。而如果做绿地,则要解决水质问题——“水太臭,修了绿地也没人来。”

但这些消落带不治理又不行。年修建的资阳城东新区和资阳老城区的分界线,就是沱江干流。在每天来往的市民看来,这块“干啥啥不行”的“鸡肋”地块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出路。久而久之,连附近的村民也不在意这块消落带——堆积建筑废渣、乱扔垃圾和排放污废水,让这块地更“鸡肋”。

“每年市两会,我们都会受到大量代表委员的建议建言。在政府网站上,市民关于城区消落带的问题也不少。”资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河长制实施之前,当地一直没找到让这块“鸡肋”合理利用的方式方法。

一条“分而治之”的“重生路”

管住污染源、划分三条利用线,开辟生态堤防新范式

摆在利用消落带面前的是两道拦路虎:改善水质,为下一步综合利用创造条件;寻找适应消落带自然条件的生态模式。

前者,借助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特别是在年全面建立河长制后,资阳市随即着手城区沱江干流综合治理项目,着手改善水质。

“过去,我们自己埋个管子就把水排到江里了。现在,都是过管道送到污水处理厂。”在城东新区做餐饮生意的刘杰说,此前,借助市里实施的雨污分流工程,沿江的住户彻底告别了污水直排。

解决了水质问题,资阳市请来省级农业、林业等领域专家,探索生态堤防建设——即,消落带绿化新模式。

“总的原则是,植物在这环境下能活下去,而且个头不用太大。这样不影响河道行洪。”资阳雁江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探索相关模式时,为了更加植物种类更加精准多样,当地水务部门根据历年水文资料,初步框定了三条利用线——1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3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5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原因是,洪水重现期越小,植被耐湿耐水能力就必须越强。

年冬季,在林业和农业部门按照三条利用线环境特点,分别精选了十余种适生植物,作为生态堤防建设的主力军,做到常绿、落叶植被混交搭配。

“这里走下去,有三个观景台。台子的高度,就是三条线。每条线内的植被都不一样。”已经搬到江边住了5年的周华说,三条线内,靠近坝顶的是水杉,再往下是芦苇、芦竹等水生植物,不仅能在消落带的特殊环境下生存,还能美化环境。

没有了污水,有了绿化带,如今,蜀人原乡文化广场已成为当地居民的热门游憩地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ixlzp/112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