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长塘桃花源头有人家,竹林深处觅知

长塘竹韵长塘的美,是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美。过去的几年,只要有空,我们总是习惯性往这一片青山如黛的山林深处行驶,让眼睛长满绿色,让身体尽情呼吸。竹海氧吧绿道长塘镇——位于绍兴市上虞区西南角,东接曹娥街道,南连汤浦镇,北和东关街道接壤,又与越城区的富盛镇紧紧相连。提起长塘,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漫山遍野的竹海,种类繁多且一年四季不间断的竹笋,以及康家湖美味的鱼头与璀璨的珍珠。今天,跟随镜头,我们又一次来到这里,路过田间,穿越竹海,最终抵达绿水青山深处的一处天然氧吧——桃花源。旅途中的绿色从城北市区出发去桃花源约20公里,途径虞舜大道中段转国道,之后在东关街道五里牌村往南进入乡道至桃园村;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目前杭绍台高铁——绍兴南站的建设对该道路交通的影响已日渐减小,但是沿途难免还是会碰到施工车辆,记得注意驾驶安全。开往桃花源的公车与前几年相比,高铁南站的兴建,道路的拓宽、改建在提供交通便利,期待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确实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一些沿途的景观;周边部分村庄因交通整体规划而拆迁,也使得有些几年前第一次来长塘看到的场景,已不复存在。这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衡量的得失问题,大时代中的每一个普通的我们都在经历;——然而,此行让我们欣喜的是,一条穿越竹林,景色秀丽的“长塘竹海氧吧绿道”已经新建而成,对于摄影师来说,简直是取景圣地!——人总是在不断失去,又不断得到。风车与花海格桑花长塘镇有其肥沃的黄泥性土壤,这一特性的土壤特别适合竹林生长,且生长出来的竹笋尤其可口甜美。这里几乎村村有山,家家有竹,而一年四季破土而出的毛笋、雷笋、鞭笋、角笋、团笋等种类繁多的笋类品种,除了为这里的人们带来时蔬美味以外,也成为这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风车与花海格桑花间的蜜蜂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桃花源位于长塘镇桃园村,跟着路边的指示牌及导航的提示,我们从新建的主干道拐进桃园村的路口。从进村的第一刻起,一种田园风光与山地竹林相间的原始感就扑面而来,这里有藏在竹林深处的农家乐,道路两边盛开着的大片格桑花,花间蓝色与红色的大风车,嗡嗡采蜜的蜜蜂与蝴蝶,远山一座座特色山间民宿,以及在脚边时不时发出声响的潺潺流水。——这个时候,建议你应该找一个山间空旷之地,摇下车窗深呼吸,或者举起你的照相机,随意的快门都将是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和谐共处老人们回家的路桃园村往里开,阳光透过竹叶间隙从头顶上打下来,在路面上留下一颗颗斑驳的光斑。穿过竹林一个拐弯之后,突然挡在路中间的树木让我们印象深刻,它将道路一分为二,既保留了自然的美,又不影响交通通行,和谐共存。我想,这才是建设规划应该推崇的极致目标。我在日本的时候听到有人介绍说:在日本,城市规划建设崇尚遵循自然,崇尚古今建筑的和谐共存,如今的京都、大阪都是很好的例子。这是一个发展过程中道阻且长,不断取舍的提升过程,今天我们欣喜地在长塘看到了这种和谐。桃花源入口因为长塘有桃花源景区,广陵村等地名的缘故,人们常常把长塘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嵇康的《广陵散》联系起来,考证与寻据甚至招致争执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笔者看来,不管考证是否有依据,人物地址是否确有关联,传承两位高洁人士的雅致与风骨才是今人对于古人最大的尊重与缅怀。林间的吊脚竹楼桃花源景区门口“景行山居”从我若干年前第一次来这里就已经在了,那时候的游客稀少与如今每逢节假日的络绎不绝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可能也从侧面印证着景区的知名度在不断额提高,以及城市人群对自然环境,山间林下的追求与向往。林间的吊脚竹楼,悠扬的音乐声,古朴的建筑造型,阶梯式往下流淌的山泉水,地道美味的菜肴,鲜活的果蔬特产,都浸润着山居主人独到的品味与辛勤的经营。夏日午后,带上全家老幼,或者约上知己朋友,置身其中,什么都不做,就十分美好。院子里的摇椅煤油灯景行山居再往里面走,就是桃花源同天斗水库了。因这几年景区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这次去的时候,通往水库的路暂时因施工而封闭着,所以只能远远在山居门口小河里取一瓢水,来感受同天斗的清凉与舒爽。几年前,景区改造施工未进行时,我们会沿着水库边上的山路一路曲折往里面走,水库像一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广袤的绿林之中;笔直的水杉树穿过清澈的湖水直插蓝天,驾于水杉之间的观景平台临于水上,湖面上有一些类似气垫船的水上活动供游客游玩。我想,等到景区改建完成后,这里一定会景色更加的怡人,风光更加秀丽。悠闲的午后聚会桌除了我们文中介绍的桃花源景区外,目前长塘正在建设游览的项目还有诸葛山古道建设,广陵民宿配套工程等,此外,春季的“竹笋文化节”和冬季的“康家湖捕鱼节”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长塘观光体验。长塘真正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建设的基本意识落实,正是这种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才让我们的共同的家园越来越美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天斗水库(侵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zp/12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