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现代水杉之父胡先骕文理兼通的植物
年7月16日
中国著名植物学家和教育家
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
胡先骕逝世
他发现并命名了“活化石”水杉
被誉为“现代水杉之父”
他学贯中西、纵贯文理
在科学家的身份之外
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开创者之一
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博通中西、文理兼擅胡先骕生于年5月24日,他自幼饱读诗书,六岁便已精通《四书》与《诗经》,打下了坚实的古典文学基础。他的教育旅程从京师大学堂预科起步,直至美国加州大学深造,并于年荣获植物学学士学位。年,他再次跨越重洋,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罕见的两度官派留学的学者。
△胡先骕初到美国时留影
胡先骕成长于国家动荡的时代,怀揣着民族自强的梦想。他以笔为刀剑,捍卫民族文化,以年的《中国文学改良论》为起点,撰写了多篇文学批评文章,确立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20世纪30年代中期,胡先骕酝酿了一个庞大的中国经典英译计划。他完成了首苏东坡诗词的英译、洪昇《长生殿》全本的英译、宋朝文化的译介文章以及很多古诗的英译……当时,他正处于科学事业的高峰时期,但仍愿意抽出时间来做文学翻译,这是对中华文化的尽责之举。
胡先骕以及他所代表的一批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们是最后一代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又是第一代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教育洗礼的群体。他们博通中西、文理兼擅,又能矢志报国,坚守真理,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宝贵的文化遗产。
创造大量“中国第一”许多人知道胡先骕是因为他是“现代水杉之父”。其实,作为科学家,胡先骕在植物学研究上创造了大量的“中国第一”,在开创中国植物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发现植物新类群方面,他是第一个命名中国植物新属(年发表的“捷克木”,即秤锤树)和植物新科(年发表的“鞘柄木科”)的中国学者,这是中国科学家跻身国际植物学界的开端。他一生发表的植物新类群更是数不胜数,如鲁迅先生笔下的覆盆子,其学名也是胡先骕于年定名的。
△捷克木(秤锤树)模式标本
胡先骕最著名的发现当属年与郑万钧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这一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植物学发现”,在世界植物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胡先骕是中国较早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之一,他多次策划组织大规模的植物标本采集,范围覆盖了近半个中国。其中年代开始连续派出蔡希陶、王启无、俞德浚等人深入云南和四川采集标本,十多年采集标本十多万号,成为中国植物采集史的里程碑。与此同时,胡先骕在年代资助秦仁昌从欧洲各大标本馆拍摄了幅中国植物标本照片,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植物学研究资料。
科学预见川苔草科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是他的另一大贡献。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就认为中国有川苔草科植物的分布,而年和年赵修谦发现了该科植物,恰恰证实了胡先骕的预见。
胡先骕在植物系统研究领域的成就同样卓越。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植物志属》是世界上首部系统性整理中国有花植物科属的专著,为中国植物分类研究奠定了基础。年,他提出了新的被子植物多元分类系统,是中国植物学家在该领域的首创。
胡先骕一生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和20多部论著,为中国植物学科的学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激发了无数年轻学者投身于植物学领域的热情。
为后人留下学术绿荫作为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胡先骕的贡献是全面而深远的。
中国植物学的建制基础大都来源于胡先骕。年,他与动物学家秉志共同创办了东南大学生物系。年,他们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年,胡先骕与邹秉文、钱崇澍合作编写了首部国人编著的大学教材《高等植物学》,被各大学植物学专业广泛采用。年,胡先骕与秉志在北平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年,他在重庆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次年发行会刊《中国植物学杂志》,进一步推动了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年,胡先骕于江西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年于昆明创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
△年10月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成立时人员合影(前排右二是胡先骕)
通过这些教学和研究机构、学术刊物和学术组织,中国植物分类学在短短20年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年代早期至年代后期,这一学科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完成了自身的体系建设,并在中国现代科学的诸多学科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世间曾有胡先骕,宛若水杉同葱茏。”胡先骕的一生正如他所钟爱的水杉,挺拔、葱郁,为后人留下了一片学术的绿荫,为科学的天空增添了一抹浓重的绿色。
参考资料:
1.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师云集熠熠生辉
胡先骕先生
2.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胡先骕
3.《江西日报》.世间曾有胡先骕水杉今日犹葱茏
4.“中科院之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leidegushi.com/lxlzp/12277.html